锑星杂记

AlephAlpha 写的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


  • 首页

  • 标签

  • 归档

  • 站点地图

  • 搜索

海盗

发表于 2016-03-30 | 更新于 2019-05-11
简书搬运 卅猫传说

北土北面是北海,北海边上是海盗们生活的地方。

他们不是真正的海盗,也从未干过杀人越货的勾当,“海盗”(乌图语Pirata,海盗语Pyret)只是别人对他们的称呼。他们是来自乌图帝国的萨满的后代。

乌图帝国有过一段一神教神权统治的时代,一神教信仰被强加到人们的头上。但萨满的理念与一神教的信仰并不兼容:卅猫的思想更倾向于无神论或不可知论,而一神教的教义也有反魔法的倾向。

一些萨满选择了妥协,表面上接受了一神教,继续生活在帝国的统治之下,甚至出任帝国的官职。一些不愿合作的萨满,则来到了北海边上。这里名义上也是帝国的领地,但从未得到有效的统治,帝国也并不在乎这片贫瘠的土地。

土地虽然贫瘠,他们还是活了下来。他们为当地的原住民带来了先进的魔法,原住民则教给了他们捕鱼的技术。逐渐地,他们与原住民融合,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。

他们有了自己的宗教。为了表达对一神教的讽刺,他们按照南土“触手越多的神越强大”的信条,为自己的神添加了无数面条般的触手,比一神教所信仰的赫屠鲁要多得多。

他们也有了自己的语言。它是乌图语的一种方言,融合了一些原住民的词汇和语法,还将大量的咒语直接用在日常的语言当中。这便是海盗语。

他们不再服从帝国的统治,还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力量。在乌图帝国看来,武装反抗帝国的统治,便是盗;又生活在海边,因此便是海盗。海盗们欣然接受了这一称呼,还模仿帝国的骑士团,将自己的武装力量命名为盗士团。

直到乌图帝国灭亡多年之后,北海盗士团依然是北土的一支重要的势力。

百科全书

发表于 2016-03-30 | 更新于 2019-05-11
简书搬运 卅猫传说

百科全书,在乌图语中叫做维基亚(vikia)。

这又是一个历史比乌图语本身还要悠久的词语。它的词源是Viki加上表示名词的后缀-a。Viki便是维基岛,是北土与南土间的一个小岛的名字。这是卅猫百科(Samavikia)的第一个版本写成的地方。

卅猫百科并非第一本百科全书,也非卅猫所写,起这个名字只是为了向卅猫致敬。事实上,在卅猫的时代,人类还没有自己的文字,更谈不上什么书。卅猫传授的知识,主要还是口头传播,偶尔也用兽人的文字来记录。

与知识一同被传播的,是卅猫发明的各种小游戏,其中的一种文字游戏便是最早的魔法。当时的魔法确实只是个游戏,它能做到的不过是把词句颠来倒去,删掉一些词,添上一些词……

卅猫的弟子是第一代萨满。经过一代又一代萨满的努力,萨满们的知识变得丰富起来。原来的文字游戏也已经变成了文字魔法,成为了处理文字的利器,被萨满们用来辅助诗歌的创作。

一位萨满开始整理这些知识,试着将它们编写成长篇的诗歌。对这么长的一首诗歌来说,无论是编写还是阅读都是一件繁重的任务。于是,他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写法。魔法不仅被用在诗歌的创作过程中,还大量地插入到诗歌当中。咒语太多,读起来就不顺畅,于是他又用了一些手法,将诗中的咒语巧妙地隐藏了起来。

最终,写出来的诗歌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首诗歌:不同于寻常的诗歌,咒语在这首诗中占了极大的篇幅;又不同于咒文,你在诵读的时候不会读出任何咒语;你不仅可以像普通的诗歌一样,从开头一直读到结尾;也可以在读到某个词的时候,激活其中的魔法,诗歌便会跳转到另一个章节。

这首诗便是百科全书的雏形。受它的影响,最早的百科全书都是以诗歌的形式出现。

魔法阵

发表于 2016-03-30 | 更新于 2019-05-11
简书搬运 卅猫传说

魔法(ŋulibu)一词有两种含义:狭义的魔法,仅指咒文(rimu)、咒语(slovin)等语言的魔法;广义的魔法,则包含了包括狭义的魔法在内的各种奇妙的法术。

魔法阵便是语言的魔法以外的另一种魔法。

魔法阵比语言的魔法要少见得多,学习起来也更加困难。但它与语言的魔法遵循着类似的逻辑。事实上,它与咒文是等价的:任一个能用咒文产生的效果都能用魔法阵来实现,反之亦然。

其实,魔法阵是一种特殊的文字,一种二维的文字。它并不记录任何语言。它与人们日常使用的文字有着共同的起源:都是来自于远古的图画文字。但是,图画文字逐渐向着更适合记录语言的方向发展,表音的符号越来越多,也变得越来越抽象;魔法阵却走上了另一条道路:它同样是变得更加抽象,却去除了原本图画文字中刚刚显出雏形的标音符号,离人们所说的语言越来越远……仔细观察,依稀还能从那繁杂的图案中识别出主谓宾,但人类语言的语序对它而言已毫无意义。

但是,在乌图帝国末年,一位萨满却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:魔法阵并非不记录任何语言;相反,它能同时记录世界上的所有语言。

傀儡

发表于 2016-03-30 | 更新于 2019-05-11
简书搬运 卅猫传说

兽人曾建立起发达的文明,但他们从未掌握能成为生产力的魔法。不过,在北土西部流传的一些民间传说中,兽人有傀儡。

傀儡是傀儡木(Guelemu)的简称,或者称为哥廉(Golem)——这只是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方言中的念法。它们原本是用粘土或别的材料制成的粗糙的人形。然后,只需要经过一个简单的步骤——在不同版本的传说中,这一步骤也完全不同——这些人形就会活动起来,像人一样,去劳动,去战斗。这一步骤,便是傀儡的秘密。

兽人比人类更强壮,更聪明,掌握的技术也更先进,与人类相比唯一的缺陷就在于繁殖能力较低,人口不足。而傀儡正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。

根据这些传说,在人类与兽人的战争中,人类攻打兽人乌煞部的一座城池的时候,便遇上了由傀儡组成的大军。面对这支数量庞大而又不惧死亡的军队,人类束手无策。

但是,人类的军师拇姬便是叛逃过来的兽人,他知晓傀儡的秘密。于是,拇姬仅仅采取了一个简单的计策——关于这个计策,不同版本的传说里的说法也完全不同——人类便顺利地击败了傀儡大军。

在诸多不同版本的传说中,有一个看起来最像是真的。在这里,制作傀儡的那一步骤,是为它起一个名字;而拇姬的对策,也是给这些傀儡另起一个名字——借助人类的人口优势,人类所使用的名字便成了它们真正的名字,于是,这些傀儡也成了人类的傀儡。

当然,传说只是传说,无论是考古还是严肃的史诗中都无法找到任何傀儡存在过的证据。

兽人

发表于 2016-03-30 | 更新于 2019-05-11
简书搬运 卅猫传说

在龙的文明衰亡之后,第一个建立起先进的文明的物种,不是人类,而是兽人。 但也有人认为,兽人并非与人类不同的物种,而只是人类的一个亚种。

人类和兽人的共同祖先——古猿诞生的那块大陆,叫做南土(Xlabat Storin);南土的北面是一块更大的大陆,叫做北土(Xlabat Verin)。在不同的时期,由于地质的变化,或者海平面的升降,两块大陆曾多次连接或分离。

在人类尚未称为人类的时候,人类祖先的一支,趁着一次两块大陆相连的时候,来到了北土。他们便是兽人的祖先。当两块大陆再一次相连,已经是人类的人类开始进入北土的时候,兽人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文明——与当时的人类相比,是相当发达的文明。

兽人比人类更高大,更强壮,更聪明,寿命是人类的三四倍。但是,他们并没有把入侵的人类赶尽杀绝。从此开始了人类与兽人共存的时期。直到兽人中出了一个叛徒,人类才夺取了北土的统治权,最终把兽人灭绝。

人类的不同语言中对兽人有不同的称呼,这些词往往带有侮辱的意味。在人类记录下来的历史中,兽人也常被描绘成丑陋、残忍、贪婪、邪恶的形象。讽刺的是,记录下这些历史所用的文字,最初也是从兽人处学来的。

乌图语

发表于 2016-03-30 | 更新于 2019-05-11
简书搬运 卅猫传说

乌图语(Ŋuliba Utuma),最初是乌图人(Utu)的语言。在乌图帝国(Gaŋžu Utumu)成立之后,它成了乌图帝国的语言。然后,它又成了乌图时代的语言——以世界通用的族际交际语来划分时代,是后世史学界的传统。

在乌图帝国灭亡多年(“年”这个词的使用还有争议,待改)之后,乌图语逐渐被别的语言——包括一些乌图语的方言的后裔——所取代。除了研究语言和历史的学者之外,熟练掌握乌图语的最后一个群体是魔法师。魔法的咒文必须是用乌图语或者基于乌图语的人造语言写下的诗篇。于是,乌图语的语法和修辞是魔法教育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。

根据魔法界的传统,一位魔法师学到的第一句乌图语往往是“Axoj, salkal!”其中Axoj是“你好”的意思,但这种用法在古典乌图语中并不常见,而更常出现在北方海盗所用的乌图语方言中;salkal则是“世界”的意思,这个词的历史远比乌图语本身的历史要久远,甚至可以追溯到卅猫时代——它最初指的是卅猫发明的一种叫“生命”(Uxaj)的游戏中的棋盘。

魔法的起源(二)

发表于 2016-03-30 | 更新于 2019-05-11
简书搬运 卅猫传说

人类的魔法和龙的魔法一样,也是语言的游戏。

人类最早的魔法便是卅猫的文字游戏。在卅猫刚设计出这个游戏的时候,它还不是魔法,游戏中的“魔法词”也仅仅是一些附带了规则的标签,让玩家根据这些规则来改变句子的内容;但当这个游戏在卅猫的弟子——萨满当中传播开来,并成为萨满这个群体的语言的一部分的时候,那些“魔法词”变真的有了魔法。这是作用于语言的魔法,所以也可以当作是作用于魔法的魔法——后来有的人把这种魔法称为“元魔法”。但在那个时候,它仅仅是流传在萨满间的一种游戏。

在传播的过程中,一些萨满给这个游戏增加了一些新的魔法词,或者更改原有的魔法词的含义,这个游戏逐渐变的强大。然后,有的萨满看到了它的用处,开始用它来辅助自己创作诗歌和音乐。那些魔法词就直接插入在押韵的诗歌当中。这样用起来并不方便,于是他们就专门写出一些包含大量魔法词的诗歌,然后用这些诗歌来处理别的诗歌。这种诗歌便是最早的咒文。咒文一定要押韵,这条规矩就是那时形成的。

每次都要吟诵完整的诗歌,还是不太方便。于是萨满们给诗歌起了标题,在使用的时候只要念出诗歌的标题。这些标题便是咒语。咒语不仅可以单独使用,还可以像魔法词那样插入诗歌当中。魔法词也被视为一种咒语——事实上,当一种来自咒文的标题的咒语被萨满们普遍使用的时候,它就跟魔法词没有任何区别了。于是,渐渐地,人们就只说“咒语”而不说“魔法词”了。

在乌图语中,咒文叫做rimu,词源来自于“韵律”;咒语唤作slovin,词源来自“词语”;魔法则称为ŋulibu,词源来自“语言”。

火球术

发表于 2016-03-30 | 更新于 2019-05-11
简书搬运 卅猫传说

火球术是最广为人知的魔法之一。但它的发明者却不是人类,而是龙。

在人类还是古猿的时候,龙就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文明。它们有自己的语言,自己的魔法——语言即是魔法。魔法不在语音当中,而在语义当中。气流从肺部喷出,冲过咽腔和口腔,冲击着声带、会厌、悬雍垂和舌头,发出一声龙的嘶吼。但这个声音仅仅是一个声音。只有当它有了约定的含义,它才是一个词。而约定的语法,又将一个个词语粘成句子,最后称为常常的咒文。当一条龙念完火球术的咒文,一团火焰便从它的口中产生,又随着语言的气流从口中喷出。

但随着语言的演变,火球术这个常用魔法的咒文逐渐地缩短,最终缩成一个词:“呵呵”(Xorxor)。此后,这个词就不再变化。直到龙的文明衰落、灭亡,苟延残喘在山区中的幸存的龙也遗忘了一切别的魔法,甚至语言也已经退化,“呵呵”却一直没有改变。

人类文明兴起之后,人类的萨满为了研究火球术,也曾尝试模仿龙的嘶吼声。但他们没能成功地从口中喷出火球,因为“呵呵”在人类的语言中不是火球术的咒语。

魔法的起源

发表于 2016-03-30 | 更新于 2019-05-11
简书搬运 卅猫传说

传说中,魔法的创始人是卅猫(Samau)。

人们已经难以考证卅猫是什么年代的人物。关于卅猫的传说流传在各个不同的民族,不同的传说之间又有不少互相矛盾的地方。甚至考古挖掘出来的兽人的石碑上也记载了卅猫的故事——这样我们可以断定他活跃在兽人灭绝之前,但这也令卅猫的身份更加扑朔迷离:连他是智人还是兽人也不知道了。

从这些传说来看,卅猫云游四方,行踪不定,在不同的地方会使用不同的化名。他似乎无所不知,又充满智慧。他有无数的发明创造,其中包括了不少小游戏。例如,一种叫做“生命”(Uxaj)的元胞自动机游戏。他把游戏中的棋盘称为“世界”(salkal)——“世”(sal)指棋盘上的纵线,“界”(kal)指棋盘上的横线。后来,人们用这个词来借指整个世界,而忘了“世界”一词本来的含义。

他发明的另一种游戏则被认为是魔法的起源。这是一种文字游戏:在句子中插入一些“魔法词”,然后根据一定的规则——不同的“魔法词”对应不同的规则,比如说调换词的顺序、删掉一些词、把一些词换成另一些词——来改写句子,直到这些“魔法词”全部消失。这和今天的魔法非常不同:它的作用范围仅仅是语言本身,而不是自然界。

卅猫曾收过一些弟子,弟子们又收了更多的弟子,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。他们自称萨满(Saman),意为“卅猫的门徒”。他们从卅猫处学到了关于自然的知识,也学到了文字游戏。他们便是魔法师的前身。和现代的魔法师不同,那时的萨满更多的是学者和哲学家。正是他们把卅猫发明的简单的文字游戏,发展成了一套具有强大力量的严密的体系。

用 Mathematica 转发网漫

发表于 2016-03-26 | 更新于 2019-05-11
Mathematica 简书搬运

此文本来是发在果壳日志的,发表时间是2013年6月26日。现在果壳日志下线了,搬来这里。

注意:

在最新版的 Mathematica 11.3 中这里的代码已无法使用。我尝试把URLFetch改写成URLExecute,但并不成功。最后只能不再用Mathematica自带的处理网络请求的函数,而是调用cURL。修改后的代码和这里已经完全不同,请见GitHub.

以下是原文:

阅读全文 »
1…34
AlephAlpha

AlephAlpha

40 日志
9 标签
RSS
Creative Commons
© 2019 AlephAlpha
由 Hexo 强力驱动 v3.8.0
|
主题 – NexT.Pisces v7.0.1
Powered by LifeViewer